近年來許多年輕人都選擇自助旅行,原因是彈性調動比較大,當下如果累了,可以選擇坐在咖啡廳內享用一杯拿鐵,坐在靠近窗邊的位置,看著人來人往,觀察當地人的行為舉止,抑或是有勇氣的話,可以選擇和陌生人聊聊天,認識多一位朋友。
再來,能省下許多費用,年輕人可以選擇符合自己經濟能力的行程,背包式、享受式、奢侈式、購物式、美食式等等上百種旅行方式,依個人喜好及經濟能力選擇,比起傳統式的旅行團,跟團費用不但比較高,無法協調行程,而且必定有購物團行程,觀光景點的逗留時間也有限,個人最討厭趕鴨式旅行了。

那麼,自助旅行的話,該怎麼規劃安排呢?
首先,當然是看機票價錢,確定那幾天是否能夠與公司請假。一切沒問題的話,立馬購買機票就對了。旅行的第一步,最重要就是買機票,之後的事情再慢慢安排。
以普遍旅行天數7天,背包客方式為例,我一定會選廉價航空,並且不會加購寄艙行李及機餐,這樣就省下了約RM120+RM15。行李我會帶個容量大且符合航空公司規定的背包,餐點的話,我會看飛行時間是否與進餐時間重疊,如果有的話,我會事先買好麵包乾糧(要注意航空公司是否允許攜帶乾糧在機上吃),在機上能夠填報肚子,個人是覺得機餐沒有很好吃,而且有點貴。
接下來,上網查當地著名必去的景點,有些人不太喜歡去遊客觀光勝地,那就依照個人需求及喜好去查你要去哪裡吧。有些遊客觀光勝地景點適合踩踩點就好,可以參考其他人在網絡上分享的行程,再來取捨並安排當日行程。通常這一點我會花比較多時間,網路上的行程太多了,並且也要知道景點與景點之間的距離,你選擇的交通工具能否抵達,是否能夠安排在同一天,還要注意開放時間。
如果你覺得太麻煩了,或是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查,也可以購買一天的跟團配套行程,譬如klook、kkday等,事前預訂購買門票也比較便宜。
行程大致確定變動不大的時候,就可以開始找住宿啦!我個人的要求很簡單,便宜、乾淨、方便、安全就好。我大都早上出門,晚上才會回住宿的地方,在住宿逗留的時間不多,只是用來洗澡和睡覺。環境不太有要求,畢竟選擇便宜的話,個人的接受度就要很大,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,你絕對不要要求價格便宜,然後又希望服務很好或是空間很大之類的,期望真的不要太高,不要遇到素質不好的住客就行了。
有時候挺擔心實際入住與照片上不符,踩雷的話多少就會影響自己的心情,而且便宜的選擇就是要與其他人共用房間空間及廁所。那為了預防萬一真的踩雷,我會每天換住宿,但要考慮搬去另一邊的話,會不會不方便。除此之外,這樣每天能夠住不同風格的住宿也不錯的,可以比較住宿,日後可以推薦給朋友們。
網路上有許多可以比較預訂住宿價錢的網站,我個人習慣使用AGODA,因為之前使用頻率高,成為了VIP,我預訂的時候會有另外較便宜的價格或是有回扣金。付款方式有三種:立即付款、在特定日期當天自動扣款、抵達住宿付款。每間住宿的付款方式都不一樣,就看你選擇的住宿可以讓你以怎樣的方式付款了。

重点重温:
- 確認出發日期,買機票。
- 規劃行程—搜尋景點、距離、交通、開放時間
- 預訂住宿、入門票、交通卷
以上就是我個人規劃行程的方式,事前規劃雖然有點麻煩和花時間,但是我覺得從0到1的過程到實際用到,讓我很有成就感。旅行回來後,我還是會把行程電子檔存起來,當作一個很棒的紀念。